生命教室(十五)

靈風與靈恩靜舍

丹心

在香港彈丸之地,繁囂密集的石屎森林裡,位於粉嶺龍躍頭一號橋寶血修會院址內,卻擁有一片融入大自然的淨土。在這兒有鳥語花香,西邊有落日晚霞,東邊有晨曦朝陽,蔚藍的晴空,襯托着聚散的浮雲,幅幅美景隨時呈現眼前,叫人讚歎造物主的奇妙化工!我們樂意與人分享這片人間淨土,讓前來退省的人,尋得一息的安閒,使心靈沉澱,在此與主相遇。

在停車場的入口轉角處,有一棵棘杜鵑樹,成了靜院的地標,於三、四月間,這棵地標樹盛放着燦爛紫紅的杜鵑花,極為奪目,到訪者無不注足欣賞,人花爭艷,留下倩影。復活節的第二天,在花叢中竟被我發現了一個精緻的小雀巢,裡面有三隻雀鳥蛋,可真是充滿生機的復活蛋。過了幾天,兩個小生命孵化出來了。大家都告訴我,是個好兆頭啊!靜院充滿了朝氣。又過了幾天,突然下着滂沱大兩,雀媽媽搬了家,剩下空巢。五月十二日傍晚,天色大變,豪雨挾着一陣狂風,侵襲本園,翌日清晨,我們只見這棵生意盎然的棘杜鵑樹,已連根拔起,倒卧在地。於是立即喚來花王把它搶救,希望它會重拾生命力,這地標樹向我說:真正的生命不只是燦爛開花結果的一刻,能經得起風雨的洗禮,倒下了又再爬起來,迄立不移,才展示出頑強的生命力,在園中也會偶然發現,枯木逢生的生命奧秘。

靜院分為兩座,要給院舍命名,於是向議會提供了三組不同的名字,結果分別稱為「靈風靜舍」和「靈恩靜舍」。最近為了籌劃印製宣傳單張,得介紹院舍名稱含義,找個腦袋空閒的空間,坐下沉思一會,得到一點靈光。

「靈風靜舍」:願天主聖神任意吹拂,吹遍整個院舍,蘇醒人心,使之煥發更新,讓我們在祂的氣息內,得到心靈舒暢,經驗神、人、大地共融的美。

「靈恩靜舍」:取自(迦五22)所描述聖神的恩寵,願天主聖神的微風細語,啟廸人心,讓仁愛、喜樂、平安、忍耐、良善、溫和、忠信、柔和及節制之恩,植根五內,滋養我們,成為生命的力量,作證天國臨現人間。

兩座靜院的大門入口設計,則師分別以一實一虛的意景寓意兩種不同的境界。靈風靜舍門口的實體設計,表徵著十字架的靈修:耶穌基督傾流寶血,甘願交付自己,與人訂立盟約,為達天人合一,祂以苦難及死亡向人類宣告天父無盡大愛的奧秘,儘管人類多次背約犯罪,但主對人的愛卻始終不渝。天主的寬恕比衝突更深;愛情比死亡更强,十字架的背後蘊含着復活與生命!慈父的大愛是人皈依的動力,所以我堅持取回林布蘭著名的「浪子回頭」畫作,懸掛在旁以作回應。在十字架前方掛上昔日母院建院時的一組銅鐘,回望身懸木架的主,祂曾降生成人,居我人間,祂一生的言行,成了人類的暮鼓晨鐘,指示人生命的目標與終向。靈恩靜舍門口的虛幻設計,則師巧妙地用燈光效果,及玻璃屏的反射作用,使人產生不同的藝術想像,這更是靈恩靜舍的特色:不同的人,不同的時間,不一樣的際遇,前來退省靜修者,各有所領悟,聖神的賜予因人而異。

寶血會這塊淨土,是前輩修女早於五十年代時,辛勤耕耘的成果,她們都表達出犧牲修和,與弱小者同行的寶血精神,興建兒童村收容孤兒,建造長者會院安老。今天,我們得前人的護蔭,能享用這塊淨土,但願我們也能承接她們的精神,在生活中讓修會的神恩傳承於後,愈顯主榮!